电话:400-0345-178
地址:廊坊市开发区荷花道与创业路交口东行200米
邮箱:aiguofangshui@163.com

中国建筑企业应该“走出去”

中国建筑企业应该“走出去”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11-01 10:51:45    浏览量:
企业经过几十年发展积累的技术装备、人才队伍、资金实力,以及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打通了一些国外市场渠道,为资本“走出去”已经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四是世界新兴经济体市场空间巨大。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市场出现萎缩,但东盟、非洲、南美、俄罗斯、中东等世界新兴经济体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当前,这些新兴国家市场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期,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对建材的用量大,他们的建材产业发展还处于相对滞后阶段,为我国建材企业资本“走出去”提供了时间与市场空间。

以水泥行业为例,世界水泥产量(不包括中国)保持稳定甚至呈负增长态势,但水泥市场用量增加迅速,2010年非洲市场增长11.4,中东增长11.1,拉美增长8.3,2011、2012年拉丁美洲、中东、非洲和亚洲(不包括中国)地区的水泥消费增速亦维持在5左右。印尼、沙特、孟加拉、泰国、巴西、尼日利亚等国表现尤为突出。以海螺水泥直接投资建厂的印尼市场为例,印尼近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均超过6,预计2014年印尼经济将增长6.3。近年来印尼稳定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逐渐升温的房地产投资将带动国内水泥销量不断增长。印尼2011年水泥销售量达到4800万吨,而2012年水泥销量约5500万吨,同比增长14.58。目前印尼人均水泥消费量约为230公斤,仍处在较低水平。当地水泥价格从2010年的110美元/吨上涨至2012年的130美元/吨。中东地区的水泥工业亦迅猛发展,沙特、阿联酋、伊朗等国,因其各项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之需,水泥年消费量快速增长,正在扩建或新建一批大型的现代化水泥厂。2013年沙特基建项目超过800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36,2013年沙特水泥总需求量约5500吨,缺口1000万吨,毛利空间远高于国内。总之,“走出去”有客观市场需求。

五、必须正视和努力解决中国建材企业资本“走出去”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来,我国建材企业在海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是国内因素,如有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于实践,政府引导和扶持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于企业“走出去”的需求;“走出去”门槛高,审批手续多,境外投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境外投资应急援助机制设立也存在着相对滞后的现象,使“走出去”显得环节多、困难多、制约多等。另一方面是境外投资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即,既有非经营性风险又有经营性风险,非经营性风险主要指一些国家政治动荡威胁经济的风险,经营性风险则包括建设期间的合同协议执行存在的风险、经营过程中税收等商业风险和企业用工等管控缺乏法律保障的风险等,使企业常处在各种风险浪口上。常常是各种风险并存,如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变化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的损失;东道国法律、政策也会随着政局变化而发生变化,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的损失等。

又如建材投资项目很多属资源类开发项目,存在一定的资源综合利用风险和建设条件风险。包括项目资源储量、质量和采矿权属的风险;能源保障、交通运输、建设原材料供应等支撑条件的风险和建设过程中的用工风险等。

再如在新兴发展国家,一般采用销售代理制,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运送给代理商,通过代理商逐级代理,.终到达用户手里,销售链条长,资金回收速度慢,形成销售货款回收风险、财务风险包括负债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汇兑汇回风险、资本结构不合理风险等和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方面)。还包括民族风俗习惯,语言障碍,对当地法律法规理解产生误差等。

六、建材联合会将为企业资本“走出去”创造条件并竭力做好服务

为了加快我国建材企业“走出去”,我们将建议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对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新一轮“走出去”形成政策扶持。强化“走出去”财税、

|<< << < 1 2 3 4 5 > >> >>|
在线客服
服务电话
400-0345-178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