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345-178
地址:廊坊市开发区荷花道与创业路交口东行200米
邮箱:aiguofangshui@163.com
—— 我国投资结构调整和建材工业面临和已经出现的“进出口”之间逆差,决定了“走出去”的紧迫性。建材工业发展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关联性很大,2013年我国固定资产增速减缓到19.6%,2014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持续放缓,上半年为17.3,比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尤其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仅增长12.7,这对于下半年及明后年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对固定资产投资关联度较大的建材工业来说,影响将会更大一些。虽然中西部铁路、城市管网、棚户区改造、水利、重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程等有利于民生工程的继续开展,以及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实施,仍会对建材工业增长提供支撑,但从根本上来说固定资产投资不会更多地投向产能过剩的行业,这对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从根子上提出了必须迅速转到境外去发展。
另一方面,建材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我国建材企业制造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正在减弱,从税率来说,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十几下降到百分之几甚至是零,优惠不再;从汇率上来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走强;从利率上来说,目前制造业多为高负债企业,且中国的银行利率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此外,国内原材料资源愈发紧缺,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外针对中国建材产品出口的反倾销、反补贴 “双反”浪潮愈演愈烈,进一步挤压了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生存空间。例如水泥出口由2006年的3613万吨下降到2012年的1200万吨。由此,已经连续二十多年出口额高于进口额的状况,于今年7月份首次出现了进口建材及非金属矿197.8亿美元,出口190.3亿美元的逆差。严峻的形势告诉我们,“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建材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中国建材企业资本“走出去”有着客观的市场需求,具有可操作性
海螺、重庆复合材料等领军企业“走出去”的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建材企业的资本“走出去”不仅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是因为全球经济动荡和调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对外投资机遇。当前,世界经济的多极与多元化,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尤其是十八大后,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更加注重经贸合作,提出更高层次的开放策略,与许多国家达成一系列经贸合作协定。政府鼓励我国具备优势的产业和企业 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必将出台与逐步完善一系列的“走出去”的鼓励政策,这必然会为我国建材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资本流动性明显放缓。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资金紧张,很多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大对其投资力度。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海外投资成本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加快海外投资与并购的重大机遇。三是我国建材产业本身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国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