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345-178
地址:廊坊市开发区荷花道与创业路交口东行200米
邮箱:aiguofangshui@163.com
公租房保障,圆了住房困难家庭安居梦 
今年54岁的王慧玲和丈夫已经在公租房里居住了近10年,在这之前他们一直租住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平房里,晴天扬灰、雨天漏雨,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加上王慧玲体弱多病、学历低,一直没有工作,爱人长期吃药,生活压力大。2011年,王慧玲夫妇顺利通过邯郸市保障性住房申请,从此搭上“幸福快车”。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王慧玲还在小区物业公司有了工作。
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公租房是“兜底”保障。“住有所居”带给住房困难群众的不仅是一份安全感,更是一份归属感。
近年来,我省结合城镇化发展实际,不断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将公租房的保障范围由低保、低收入、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至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有力助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截至目前,全省约有45.6万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公租房保障,共解决150余万人的住房问题,上百万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祥和城小区是邢台市.早建成的公租房智慧小区,共有17栋住宅楼、3468户约1.2万人,其中老年人、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40。今年,小区利用自筹方式建设了智慧服务指挥中心,实现了小区监控、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智慧广播、可视对讲等功能。小区大门口、单元口、电梯内安装的人脸识别设备既能保障住户安全,又能防止转租转借。房屋需要维修的,住户只需将维修部位用手机拍照上传,管理人员就可精准派工、.时间上门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可随时通过可视对讲向指挥中心寻求帮助。
据统计,目前我省共有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33.4万套。随着公租房大规模交付使用,住房保障工作重心将从大规模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今年7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河北省公租房小区智能管理指南》《全省公租房智慧小区评价验收标准》,指导各地做好公租房智慧小区建设和评价,今年底前,每个设区市都将至少建成一个公租房智慧小区,打造智慧化管理样板。
“城中村”,城市里的村庄,大多建筑简陋,基础设施薄弱,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痼疾。
我省2018年启动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882个,目前已启动881个。
 
 
更精细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发展带动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我省大力实施市政老旧管网改造,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里里外外的改变,体现着城市建设管理的提档升级。
改造市政老旧管网,通畅城市血脉 
邢台市信都区钢南社区建成已逾30年,基础设施老旧,之前使用钢厂的人工煤气,加上管道老化,一到用气量高峰期,气灶经常点不着火,居民无奈调侃:“做饭要赛跑,看谁点火早。”今年,邢台市对该小区进行燃气管网改造后,小区居民用上了天然气,“点火赛跑”问题彻底解决。“以前烧一壶开水估计得半小时,现在不到十几分钟搞定。”小区居民真切感受到了新变化。
城市建设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
2018年起,我省启动市政老旧管网改造三年行动,目前全省已累计改造供水、供热、燃气三类管网6663公里,其中今年已完成改造1576.1公里。通过改造,解决了市政管网存在的受损失修、漏损严重、爆管突出等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
雨污分流改造也是市政管网改造的重要内容,2018至2019年,全省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344公里,今年已改造完成1541公里,各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大幅提升。
建公园、增车位,完善城市功能 
家住保定天鹅路附近的臧大爷吃完晚饭,就溜达到了离家不到百米远的公园散步。公